一位83岁的老年女性患者李女士(化名)从未想到,自己无意触摸腹部,竟揭开了与卵巢癌的生死较量。
今年5月,她因发现腹部巨大肿物,家人带她到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就诊,超声检查显示盆腔内存在一个约18×10厘米的囊实混合包块,卵巢来源肿瘤高度可疑。更令人心惊的是,癌胚抗原与CA125指标分别显著升高(后者高达3518.00 U/mL,远超正常值)。老人还患有冠心病、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,血红蛋白仅96g/L(明显低于正常值),手术风险极高。
面对高龄且患有冠心病、糖尿病、下肢静脉血栓等多重疾病的许奶奶,治疗团队如履薄冰。一场多学科大会诊紧急启动。妇科肿瘤专家主刀、心血管团队保驾、普外科随时待命处理可能的肠道侵犯。先行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,为高风险手术筑起“防栓堤坝”。
剖腹探查结果令人揪心,肿瘤不仅占据双侧卵巢,更如藤蔓般悄然侵袭了直肠。腺体腹壁外科专家果断上台,一场与时间赛跑的“肿瘤歼灭战”随即展开。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、大网膜及阑尾切除、部分直肠切除并吻合……多学科无缝协作,成功完成高难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。病理确诊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,并已转移至直肠周围脂肪组织。
术后李奶奶恢复良好,好转出院。
卵巢虽小,却是生命与健康的源泉。它掌管排卵与性激素分泌,深藏盆腔。卵巢癌起病隐匿、症状模糊,极易被误认为消化不良或更年期不适,确诊时多为晚期(约70%患者),死亡率高居妇科肿瘤之首。
为何卵巢癌总爱“悄悄偷袭”?
症状太“普通”:腹胀、食欲差、易饱、乏力、排尿不适……这些“温水煮青蛙”般的信号,常被忽略。
位置太“隐蔽”:卵巢深藏盆腔,常规妇科检查难以触及早期小肿瘤。
筛查有“盲区”:常用手段CA125血检(特异性低,炎症等也会升高)和阴道超声(存在假阳性),单一使用效果有限。
专家建议高危女性可联合两者进行年度筛查。
抓住卵巢癌的“蛛丝马迹”
以下症状若新出现、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加重,务必提高警惕:
科学预防,守护生命之源
预防卵巢癌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和定期体检。建议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:
均衡饮食:多蔬果、纤维素,少脂肪,适量补钙。
坚持运动:规律运动可显著降低风险,家务也是好选择。
慎用激素:避免长期随意使用调经药、避孕药。
高危筛查:家族中有卵巢癌、乳腺癌、结直肠癌病史者,应加强咨询与监测。
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主任魏珂表示:众多卵巢癌患者的经历为广大女性群体敲响警钟, 卵巢癌虽凶险,但并非无迹可寻。察觉身体的细微变化,尤其是持续腹胀、腹围增大或触及腹部包块,尽早就医是关键。无论多大年龄的女性,关注卵巢健康,就是守护生命的光芒。
(来源: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)
(责编:李佳欣 审核:蜀秦 签发:吕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