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阳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为“西部名市丝路名都”建设注入强劲动能

2025年07月16日 21:22:15 | 来源:咸阳视听网
|

7月16日,咸阳市举行“打硬仗 求突破 决战决胜‘十四五’迈出建设现代化‘西部名市丝路名都’更大步伐”系列新闻发布会(第八场)。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就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报告。

“十四五”以来,咸阳市国资委在市委、市政府坚强领导下,紧扣全市发展规划目标,聚焦深化“三个年”活动、聚力打好“八场硬仗”,以“夯基垒台、瘦身健体”为工作思路,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,在稳增长、促改革、防风险、惠民生中彰显担当作为。

企业运行稳中有进,发展质效持续提升

市属国有企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,2024年底资产总额达1498.39亿元,所有者权益455.99亿元,较“十三五”末均增长32.58%。2021——2024年,市属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.51亿元,上缴税费31.55亿元,完成工业总产值102.76亿元,研发经费投入18.45亿元,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监管体制不断完善,治理效能显著增强

市国资委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,2021——2022年将分属不同部门的75户企业股权及资产整合,组建3户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14户重要子企业,形成“3+14”国资监管新架构,实现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。同时,健全制度体系,印发《咸阳市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及重要子企业监督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厘清21类23项权责事项,授权放权9项,配套出台13份制度文件,实现“管好”与“放活”有机统一。

改革纵深推进,激发企业内生动力

以两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,咸阳国资国企改革蹄疾步稳。第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通过省级评估,2023-2025年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完成率达96%,进度位居全省各地市第一方阵。

通过整合重组,2023年以来完成供热、物业、医疗健康、电子装备4类108户企业专业化整合,组建供热集团、医疗健康集团等4家专业集团,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;通过亏损企业治理,33户企业扭亏为盈、16户实现减亏,累计减亏7541万元;通过“压减”工作,计划3年减少103户非必要法人企业,目前已清理退出12户,管理层级将从6级压缩至4级,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持续优化。

风险防控筑牢底线,企业发展行稳致远

坚守风险底线,市国资委推动企业债务风险有效降低,指导城发集团、产投集团争取化债资金45.7亿元,金控集团实现隐债清零,产投集团退出融资平台名单;完成非标债务置换40.51亿元,企业负债率较“十三五”末下降2.72个百分点。同时,规范企业投资与融资行为,连续两年开展国资监管审计,确保企业健康运行。

服务大局彰显担当,赋能社会发展民生改善

国有资本布局持续优化,“十四五”以来累计实施重点项目55个,完成投资228.88亿元,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43.23%;6个央企在咸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8.01亿元,其中2个已建成投产,彩虹光电30%股权转让签约更推动“显示和玻璃基板”产业协同发展。

在民生服务领域,2021年以来累计为群众办实事670件,“12315平台”交办的1545项事项全部办结,市属企业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,用实干践行国企使命。

下一步,咸阳国资系统将聚焦“科技创新、产业焕新、机制革新、思维更新”,持续强化国资监管、深化国企改革、防范化解风险,全力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任务,为加快建设现代化“西部名市丝路名都”贡献国资国企力量。

(咸阳融媒全媒体记者 胡晓语)

(责编:高敏  审核:妙侠  签发:吕骥)

热点新闻

   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