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看咸阳》讯:春节的祥和氛围仿若还在身边环绕,在阖家团圆的佳节,我们的餐桌上总是摆满了美食,海鲜、肉类自然是必不可少。然而,这些美味背后,却隐藏着结石的隐患。
春节饮食与结石的“微妙关系”
海鲜富含钙、蛋白,同时也含有胆固醇及嘌呤,肉类则有着丰富的蛋白质与嘌呤。当我们尽情享受这些美食,摄入过多时,体内的尿钙、草酸盐、尿酸盐含量就会蹭蹭上升,成为结石形成的危险因子。人体的肾脏在短时间内难以将这些物质顺利排出体外,肾结石便可能悄然“找上门”,甚至让原本就有结石的患者病情加重。
此外,春节期间应酬频繁,啤酒等谷物酒中大量的嘌呤让人防不胜防。过度饮酒不仅会使水分摄入减少,导致尿液浓缩,还大大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。
除了饮食,生活习惯也在“助力”结石的产生。走亲访友、聚会娱乐,常常让我们忙得不可开交,补充水分抛诸脑后。加之冬季气温较低,人体水分流失少,体液看似充足,可喝水少就会导致排尿减少,那些本应随尿液排出体外的沉积物,就只能“滞留”在体内,更容易形成尿液结晶。而且,泌尿系统中的细菌也会因为尿液缺乏,无法被顺利冲出体外,从而诱发感染性结石,比如磷酸铵镁结石。
每年春节过后的一到两周内,结石病发作会迎来小高峰。小结石在尿路中“捣乱”,移动时会刺激尿路黏膜,引发剧烈的肾绞痛,还常伴有血尿。情况严重时,还会出现尿路梗阻,肾功能也会受到影响。
节后饮食调理,开启健康模式
(一)多喝水,结石退散
多喝水堪称预防和调理结石最简单有效的方法。每天保证2500-3000毫升的饮水量,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。就像给身体内部来了一场“大扫除”,能帮助稀释尿液,大大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。对于草酸钙结石人群,节后不妨在水中加入草酸降解酶,它就像一位“清洁小能手”,能帮助降解饮食中的草酸、矫正尿液成份,溶解体内尿液结晶,预防草酸钙结石复发。
(二)饮食调整,拒绝高风险食物
节后饮食要尽量清淡,避免高草酸和高嘌呤食物。像黄瓜、冬瓜、白菜等低草酸食物,能减少草酸钙结石的风险,鸡蛋、牛奶、大部分蔬菜等低嘌呤食物,则能预防尿酸结石,而菠菜、豆类、动物内脏等高危食物,一定要少吃,别给结石“可乘之机”。
(三)多吃纤维,肠道畅通结石消
膳食纤维就像肠道的“小卫士”,能促进肠道蠕动,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和毒素,对预防结石很有帮助。燕麦、红薯、玉米等粗粮,不仅富含膳食纤维,健康营养,还能增加饱腹感,让我们避免节后暴饮暴食。
(四)适量补钙,别盲目戒钙
很多人以为结石患者不能补钙,这其实是个误区!适量补钙能减少草酸吸收,反而有助于预防结石。可以选择低脂牛奶、酸奶等钙质来源。高尿钙人群,每日钙摄入量<1000毫克,以免适得其反。
(五)少吃盐,肾脏减负
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钙排泄,提升结石风险。节后饮食要尽量清淡,少吃腌制食品、加工肉类和外卖,给肾脏减轻负担。
适当运动,结石“动”起来
除了饮食,运动也是调理结石的重要方式。节后开工,别长期久坐,时常起来走动走动。有时间可以进行跳绳、慢跑等有氧运动,这些运动能帮助小结石自然排出。当然,运动要适量,避免过度劳累。
心态调整,与结石“和平对抗”
节后调养不光是身体上的,更是心理上的调适。调整心态,积极面对,配合科学的饮食和生活方式,才能更好地战胜结石。从多喝水、调整饮食到适当运动,每一步都是守护健康、开启崭新日常的钥匙。让我们以全新的健康姿态,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。
(来源:延安大学咸阳医院)
(责编:李佳欣 审核:蜀秦 签发:吕骥)
vid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