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看咸阳》讯:走进礼泉县石潭镇大同村,家家户户门前几乎都摆放着一个两米高的挂面架子。就是这普通平常的“家当”,让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“手工挂面村”,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,鼓起了他们的“钱袋子”。
近年来,大同村持续推进能人回村兼任职工作,这吸引了在外打拼多年的高翔回村,担任起了大同村党支部书记,打造了一支作风过硬、工作务实、具有奉献精神的村“两委”班子。大同村地处偏远、交通不便、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,村“两委”经过反复论证与市场调研,将着眼点放在了手工挂面这个传统特色手工艺上。
该村充分整合产业帮扶资金,组织村民发展手工挂面产业,让这一传统手工艺重新焕发生机。截至目前,该村手工挂面加工已经发展到了40户,年产量约40万斤,净利润196万元,户均收入4万元左右。
从汉唐时期开始,大同村便世代制作手工挂面。由于是传统手工制作,挂面洁白光韧、细滑爽口。70岁的杨遵义一家是大同村手工挂面的传承人,谈起手工挂面的制作流程,他如数家珍,整个手工挂面制作用时约20小时,有和面、揉面、醒面、盘面、搓条等13道工序。因手工挂面需要太阳晾晒,冬季的地面湿度和阳光照射最为适宜,所以冬季是制作手工挂面的最佳时节。
一到农闲季节,挂面大户巨运动就和妻子开启了“挂面模式”,为了不受阴雨天气的影响,巨运动自制了一套挂面烘干设备,还帮忙给村民们加工挂面。巨运动:“忙一整天,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看着一箱箱挂面被顾客一抢而空。”
据悉,大同村下一步将继续把手工挂面作为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,切实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,积极探索“党支部+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方式,大力支持和鼓励村民扩大生产规模,拓宽手工挂面销售渠道,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,村民收入持续增加。
(通讯员 张美妮 胡锦荣)
(责任编辑:张优美 审核签发:蜀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