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平阜寨镇:“鱼果共生”模式 解锁土地“增值新密码”

2023年10月13日 10:52:16 | 来源:咸阳视听网
|

《看咸阳》讯: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兴旺。今年以来,兴平市阜寨镇依托区位优势,因地制宜,大力发展架上葡萄,架下锦鲤、羊肚菌、家禽的新型种养模式,不但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,还成功解锁了土地“增值新密码”。

 眼下正是瓜果丰收的时节,在兴平市阜寨镇果蔬生态观光示范园里,枝繁叶茂的葡萄架下挂满了晶莹剔透的葡萄,村民们正忙碌着采摘、打包;葡萄架下,色彩斑斓的锦鲤在水中欢快地嬉戏,绿的葡萄、红的锦鲤绘就出一幅五彩缤纷的乡村田园画卷。

种植户刘作华高兴地对记者说:“今年的葡萄品质比往年还要好,去年一亩地能卖四、五万,今年产值都在六、七万块钱。咱这个锦鲤一年也基本能长30公分,根据市场情况,锦鲤的效益也不会低于葡萄的效益。”

以“亩产论英雄”,是今年兴平市阜寨镇坚持观念先行、思维先变,按照跳出农业抓农业,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提出的口号。为了提高田地的综合利用率,他们在镇果蔬生态观光示范园内大力推广立体农业,并提供技术、销售等跟踪服务。

刘作华就是示范园内第一个响应立体农业种养的人,他结合葡萄空中生长的特性,在架下养起了锦鲤。经过半年的摸索和实践,不但攻克了鱼果共生的技术难题,实现了农业的良性生态循环,提高了葡萄的品质,还实现了“一地双收”。现在他逢人便说“鱼果共生”的好处:“鱼果共生,就是咱全部用养鱼的废水浇灌葡萄树,减少大量的肥料用量,鱼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残留的蛋白质,刚好是葡萄需要的营养成分。”

观光采摘游客任志军告诉我们:“这个葡萄味道确实不错,跟市场上的口感还是不一样。一直买他家葡萄,平时有时间,就带孩子、朋友来摘摘葡萄、看看鱼,感受一下乡村的气息。”

“鱼果共生”的成功实践,不但实现了一地多收,还解决了当地留守人员的就近务工问题。据了解,该示范园每天务工的村民有60多人,生产旺季时,接近300人。

常年务工群众吕海燕说:“我家就在附近,因为要管娃,就来这里上班,来回很方便,有事随时可以停,一小时10块钱,一天能挣80块钱,也可以照顾家里”。

目前,在阜寨镇“葡萄+锦鲤”“葡萄+羊肚菌”“葡萄+鸵鸟”“葡萄+鸡、鸭、鹅”等立体农业已悄然兴起。

兴平市阜寨镇镇长任战凯表示:“下一步我们将在此基础上扩种600亩,大力发展鱼果共生、禽果共生。同时结合采摘、观光、农旅、研学等,实现一地多用,一地多收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”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(咸阳广电全媒体记者  王阿娟 吕品芽 高磊  李妍妍

(责任编辑:张优美  审核签发:蜀秦)


热点新闻

   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