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看咸阳》讯:此时正值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刻,小麦开始进入返青期、拔节期。2月10日,在兴平市南市镇杨村,40亩麦田开始进行化学除草作业已经展开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技术人员配置好农药,装进农用无人机“药箱”,三台农用无人机随之起飞,巡回为麦田喷洒农药。
兴平市植保部门针对因为降温幅度大,小麦个体生长受到影响,大面积出现孱弱苗的情况,连日来,高级农艺师与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,仔细查看小麦生长情况,找出“病因”开出“药方”。 高级农艺师宋梁栋说,“最近要重点做好小麦田间化学除草,要加强对小麦白粉病、条锈病等病虫害监测,做到早发现早防治,把危害控制到最低限度。”
兴平市植保站站长冯文涛告诉记者,他们按照“分类施策、促弱控旺”的原则,提出小麦早春田间管理技术意见,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面对面为农民提供服务,抢抓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。
“虽然今年小麦条锈病菌源量相对较少,但因去年雨水较多,导致播种偏晚,加之冬前化学除草面积比历年减少,致使春季防病害压力较大,早动手才能掌握主动权,为确保今年粮食亩产单产提升,他们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农民通过机防、人防等措施,开展化学除草作业,预计3月10日前,全市31万亩小麦可全部完成化学除草作业。”冯文涛说。
(通讯员 王楠 咸阳广电全媒体记者 韩芳 报道)
(责任编辑:胡晓语 审核签发:苏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