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种不一样的献血,叫做成分献血。
简单说,就是从捐献者的血管中抽出血后,通过先进的血液分离机,采出某些血液成分供治病救人,剩下的血液又输回捐献者。
目前国内成分献血,以单采血小板最为普遍。
据很多外科大夫反映,目前手术室最缺乏的血液品种,就是成分血。我们先来了解这种献血方式,再呼吁社会民众积极参与成分献血,挽救生命。
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的新理念。
与以往直接从血管中抽出的“全血”不同,成分献血是借助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某一种或多种血液成分(如血小板,或血小板和血浆),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,也称血细胞单采(简称“单采”)。
随着医学和输血技术的发展,我们已经能从血液中分离出浓度和纯度较高的血液成分制剂,然后根据病人的需要,以“缺什么补什么”的原则,选择性地输注某一成分。
临床上某些病人,并不是因为全血的缺乏而需要输血,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种成分。例如,血小板减少的病人,只需要输注血小板,而不需要输注其它成分。如果输注全血,不仅会造成浪费,有时还会造成副作用。
——所以,成分输血的在医疗救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:
★大大提高了病人输血治疗效果,
★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,
★减少了大量血液浪费,
★减轻病人的身体受血负担和经济负担。
成分献血可以是血小板、粒细胞或外周血干细胞等。目前,国内成分献血以单采血小板最为普遍。
与全血的区别
与我们熟悉的献全血相比,成分献血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两处:
1.步骤不同
成分献血是从一只手臂入针,通过相连接的经过消毒、一次性使用的管道,流入血液分离机内,分离出所需要的某一成分(如血小板),同时将其它血液成分回输给献血者。
献全血没有分离出某一成分,也没有回输给献血者。
2.时间不同
成分献血全过程约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。目前每献一个单位单采血小板,约需要40-60分钟,这与献血者的身高、体重、性别、血小板计数和血管情况等有关。
相比之下,献全血则快一些,一般在3~6分钟,因每个人的血管、血液流速不同有少许差异。
就是因为成分献血的时间比较长,所以各地的采血屋纷纷出大招让献血者尽量舒服地度过这1个小时。
据介绍,成分献血的采血屋内都设置有电视,多数有免费Wi-Fi,献血者都是躺在采血椅上,献完还会收到各种形式的纪念品,经常捐献的献血者还可以选择礼品积分制度。
一袋成分血能救一个人
一般情况下,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,每次可以捐献1~2个单位治疗剂量。每个治疗剂量可以救治1个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成年病人。
不仅如此,单采成分血使临床医生拥有更多、更有效的治疗手段。
一个单位的单采血小板含有的血小板量,相当于大约10个单位全血中分离制备的手工血小板的量。因此,单采血小板浓度高,纯度高,使病人暴露于较少的献血者,减少发生同种免疫反应的风险。
有不良影响吗?
目前,临床需要最多的成分血是单采血小板。
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,代谢能力强,寿命短。献出的血小板在48小时内就可以恢复到采血前的水平,比献全血的恢复时间要短得多。
因此,成分献血者可以每隔两周捐献一次,但一年最多不超过24次。
在采集血液成分中,有的献血者由于个体敏感性强,会出现轻微的口唇或肢体麻木感,这是因为献血时使用的抗凝剂引起的一些轻微的反应,一般给以口服钙剂后,症状就会消失。
由于血液经过采血机后还要回输给献血者本人,大家自然会担心采血机的安全性,这中间有没有感染的可能?
不必担心,因为在成分血采集的过程中,献血者的血液都在经过严格消毒的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和分离,每位献血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性全新套材,所以不会造成交叉感染。
(特约通讯员 报道)